美国贝佳养生Club【全球健康新闻抢鲜看】
耶鲁大学实验发现:人之初,辨善恶
“人之初”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个问题在中西方均争论了两千多年。然而,最近美国耶鲁大学婴儿认知中心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不足一岁的婴儿已有道德判断能力,竟然可以分辨善恶。
一岁孩子惩罚“坏木偶”
婴儿有自己的想法吗?主持进行该项目研究的耶鲁大学婴儿认知中心研究人员Kiley Hamlin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婴儿看上去很弱小,然而,这跟他们的认知能力无关。我们的研究表明婴儿在早期便有道德判断的能力――喜欢好 人,不喜欢坏人,当然,它们与成熟的道德观还相距甚远,这还需要父母的帮助。”
不久前,美国耶鲁大学婴儿认知中心的一个心理研究小组对一个1岁婴儿的是非感进行了一次测试。这个婴儿 先被安排观赏了一次木偶表演:木偶表演中,一个木偶运球时迎面遇到另外两个木偶,这时,把球传给右边那个木偶,球会被传回来,但把球传给左边那个木偶,左 边的小木偶就会躲闪开。表演之后,左右两个木偶都被带到婴儿面前,每个木偶旁边都放上一些零食以示奖励,而婴儿此时可以取走任何一个木偶的奖励。和其他很 多接受过这个实验的婴儿一样,这个1岁婴儿取走了躲闪的小木偶的零食以示“惩罚”,不仅如此,他还努力挪到躲闪木偶跟前使劲拍了它一下。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5个月或以上的婴幼儿更多地趋向于触碰那些“友善”的木偶,而不是那些“躲 闪”的木偶,而更小的3个月大的婴儿(无法触碰物体)看“友善”的木偶的时间比看“躲闪”的木偶时间更长。这种偏爱相当明显,75%~100%的婴儿更喜 欢“友善”的木偶。在尚且不能蹒跚学步和牙牙学语的小小年纪,婴儿竟能形成基本道德准则,这一发现着实使认为初生婴儿大脑如同“一张白纸”的人大吃一惊。
从2005年秋天起,耶鲁大学婴儿认知中心便开始研究“婴儿原始道德观”,并对1岁前的婴儿进行了一系 列的实验。除了上述实验,该中心还专门为半岁的婴儿设置了另外两个模拟情景,结果同样证明半岁大的婴儿具有道德是非感。其中一个是开盒子的故事:一只玩具 老虎正在试图打开一个盒子的盖子,此时,一只蓝衣玩具狗过来帮助玩具老虎合力打开了盒盖,而当玩具老虎再次试图打开盒子时,另一只黄衣玩具狗却一屁股坐在 盒盖上阻止玩具老虎打开盒子。
在另一个滚皮球的故事中:一只玩具老虎与两只玩具兔玩滚皮球游戏,一只红衣兔子扮演“好人”角色,接到老虎的皮球后把球滚回去;另一只绿衣兔子扮演“坏人”角色,捡起皮球逃之夭夭。
两个情景剧结束后,研究人员分别将蓝衣狗和黄衣狗,红衣兔子和绿衣兔子拿到婴儿面前让他们选择,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半岁婴儿都选择了“好人”――蓝衣狗和红衣兔子。
婴儿并非“完美的白痴”
1762年,卢梭就已将婴儿称为“一个完美的白痴”。直至30多年以前,不少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精神病 学家还认为,幼儿是没有理性思考能力的,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只可能关注事物的具体形态,不可能产生道德判断。对此,Kiley Hamlin告诉记者,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难以开展对婴儿精神世界的研究,主要是因为婴儿还没有语言认知能力,这是对没有语言认知能力的任何生 物进行研究时面对的共同难题。
到了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们着手研究婴儿所能控制的为数不多的行为能力,比如眼睛的活动。眼睛是心 灵的窗户,像成年人一样,如果婴儿对某个事物特别感兴趣或者觉得特别,他们将目光停留的时间往往会长于那些不感兴趣的事物。如果让他们同时看两个事物,婴 儿通常也会选择那个更感兴趣的东西。因此,研究人员通常用“目光停留时间”来捕捉婴儿对什么感兴趣或感到惊讶。虽然这个方法不算精确,但却十分有效。
20世纪80年代,另外一项通过观察婴儿的目光停留时间来分析婴儿心理活动的研究也曾让人惊诧――婴儿 对于客观物体的自然属性和物理定律有认知。研究者主要向婴儿展示一些似乎违背宇宙定律的魔术表演,如移除砖块下面的支撑物,砖块继续飘浮在空中;一个物体 从这里消失却出现在另一个地方;一个盒子被放置在屏幕后面,但屏幕撤去后却什么也没看到……像大人一样,婴儿会在这些事件上面停留更长时间,而不会花很长 时间去关注那些正常的不违反物理定律的现象。这个实验表明,婴儿具有关于物体应该如何正确运动的认知。
1992年,耶鲁大学婴儿认知中心的负责人karen Wynn还发现了婴儿具有最基础的数字认知。演示过程十分简单:先向一个婴儿展示一个空白舞台,继而用幕布遮住部分舞台,当着婴儿的面将一个米奇玩偶放到 被遮住的舞台上,接着又放进去一个。掀开幕布,如果舞台上出现一个或是三个米奇玩偶,无论是大人还是这个婴儿都会惊讶不已,目光会久久停留在舞台上,但若 是出现两个米奇玩偶,婴儿却不会如此惊讶。
除了上述几个通过“目光停留时间”进行的实验外,曾入选《时代》周刊“美国最优秀科学家”的哈佛大学认 知心理学家伊丽莎白•斯派尔科教授通过30多年的研究也证明,婴儿并非“完美的白痴”。她发现人类不仅生来就掌握许多技巧,而且人对于年龄、性别、种族的 偏见早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就已经形成。在斯派尔科的领导下,哈佛大学婴儿大脑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将玄虚的哲学思考和具体的试验数据相结合,结果发现,人 天生掌握许多“核心知识”,这些知识在婴儿出生时已经牢牢镶嵌在婴儿的大脑里。她领导的研究还显示,在人出生后的混沌中是存在秩序的,从婴儿睁开眼睛的那 一刹那,他就拥有了最基本的思维能力。
人类原始的道德观:接触好人,避开坏人
那么,婴儿真正理解的道德是什么呢?于是,研究人员进行了另一个实验――研究婴儿对两种行为的认知:帮 助和阻碍。他们让接受实验的婴儿观看动画片,一个场景是:一个圆形试图爬上山顶,一个三角形在后面推了一把帮助圆形爬了上去。另外一个场景同样是圆形试图 爬上山顶,但却被一个正方形踢了下来。为了了解婴儿对作为“帮助者”的三角形和“阻碍者”的正方形的态度,研究人员又展示了另外两个场景,用一个圆形分别 去接近三角形和正方形。当圆形接近正方形时,不论是9个月大还是12个月大的婴儿,都睁大眼睛盯着屏幕,他们被圆形的“行为”惊呆了,因为他们预期圆形会 去接近“帮助者”。而当场景切换成他们预想的――圆形接近三角形时,婴儿的眼光并未持久停留在画面上。
在成人看来,这些场景中潜藏着道德观念。正方形是一个“讨厌的家伙”,而三角形是“乐于助人的好人”。 接下来研究人员试图了解:婴儿是否和大人有同样的认知,他们会喜欢好人而讨厌坏人吗?研究人员将上述场景做成三维动画片,播放之后,研究人员会把场景中一 模一样的三角形和正方形放到婴儿面前。最后发现,婴儿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充当“帮助者”的三角形。
接着,研究人员又增加了一个既不帮助也不妨碍圆形爬山的“中立者”,以更加明确婴儿的立场,实验结果显示,婴儿会在“帮助者”和“中立者”中选择“帮助者”,在“中立者”和“阻碍者”中也无一例外地选择“中立者”。
“这一系列实验说明,初生婴儿头脑中已经有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婴儿或许没有明确的道德观念意识,因为 婴儿的人生阅历一片空白,他们的反应只是停留在本能的层面上,但他们的认知充满强烈的感情和愿望。”Kiley Hamlin对记者说道,“我们认为婴儿的道德观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有些人是好的,有些人是坏的’;二是‘最好避开坏人,接触好人’;三是‘那些鼓励 好行为的人和阻碍坏行为的人都是好的’。”
善恶之分与生俱来?
耶鲁大学婴儿认知中心的研究成果在心理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引发了人们的疑问:如果婴儿已经具有道 德判断能力,为什么看上去还是很无知、无助呢?父母们为何还需要辛苦地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呢?对此,研究人员解释,婴儿原始的道德判断能力就像人类的睾丸 或卵巢,它们形成于生命的最初阶段,但是在若干年之内却没有用处。婴儿和幼儿或许根本不知道这些所谓的道德观念。他们同情和怜悯――包括希望缓解他人疼痛 的欲望和帮助他人渡过难关的努力,也许和感到饥饿和大小便等与生俱来的本能没有什么区别。
Kiley Hamli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越来越多的实验和研究结果显示,人类生来具有基本的道德思想。一些关于对错善恶的区分,也是与生俱来的。
质疑的声音
英国杜伦大学娜佳•赖斯兰博士说:“一切事情都取决于人的参照标准,认为推球上山意味助人为乐,这是研 究人员自己做出的道德判断,而婴儿可能只是喜欢看上升的东西而不是下降的东西。另一项情境中,就像母亲保护孩子离开危险物体一样,也许玩具狗压住箱盖是因 为里边存在危险,因此,婴儿无法简单判断孰对孰错。”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老师易莉博士说:“在耶鲁大学婴儿认知中心的研究实验中,婴儿确实表现出来有一定的道 德判断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天生的吗?对于几个月大的婴儿来说,他们在母亲的肚子里孕育的时候,就已经接受母亲讲故事、听音乐等听觉上的刺激,出生后也不 断接收着来自周围的各种信息,所以他们的这种判断能力是否与生俱来还值得商榷。”
“法官的儿子”和“贼的儿子”
在印度电影《流浪者》中,曾对“法官的儿子一定是法官,贼的儿子也会成为贼”的“先天决定论”给予了猛 烈的抨击。那么,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意识,到底是“先天”重要还是“后天”重要呢?曾留学于美国杜克大学的中山大学心理学系老师易莉博士告诉记者,关于婴儿 的早期认知能力,在国外主要分为 “后天环境论”和“先天决定论”两个派别,如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都逐渐接受婴儿拥有许多与生俱来的能力这一观点。
其中,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是典型的“后天环境论”者。他有一段著名的论 述:“请给我十几个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之中,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他成为任何一种 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的,我都能够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甚至也可以训练 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另一位支持“后天环境论”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在其《人类理解论》中明确提出“白板说”。“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白 板,上面没有任何记号、任何观念,后来的一切观念、一切标志及知识都是由于经验的作用在心灵上刻下的印迹。
同“后天环境论”相反,1999年,美国学者艾利森•戈波尼克、安德鲁•梅尔佐夫和帕特利夏•库尔联合 出版的《摇篮里的科学家》里写到:“我们的大脑在一出生即具有已存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学习和适应环境的巨大能力。”“虽然处于无助且依赖于父母 的状态,但是婴儿并非是一张任由父母书写的白纸。他们可以思考、观察甚至判断推理。”
初生儿的脑细胞接近于成人
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医学博士戚元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医学界已确定人类在认知方面的基因是会 遗传的,比如一些孩子从未见过蛇,但是听到“蛇”就害怕,那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曾经被蛇咬过,这种对蛇的畏惧感会一代一代地遗传下来。此外,人的个性、气质 和道德感会遗传给下一代。
戚博士说,人的选择、判断都跟神经有关,但负责情感和认知的大脑皮质是否在婴儿时期就已完备还不确定。 目前,科学家们不管是从生理学还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都发现婴幼儿心智发展与其大脑发育的“同步性”这一规律。尽管新生儿的体重只有成人体重的大约 5%,但是他们的脑重量已达到成人脑重量的25%,脑细胞的数量已经超过1000亿个,接近于成人。当婴儿出生时,大脑已完全具备了控制生命的功能,但高 级神经网络却刚刚开始发展。婴儿大脑里的一千亿个神经细胞将不断地产生脑神经细胞的联系,这种联系在第一个月里就能增长二十倍。脑神经细胞的联系主要是通 过各种图像、声音、语言、表情以及与人的交往等早期经验而获得和增强的。
“如果婴儿真的是有道德判断能力,这是个好消息,因为孩子有了一定的道德基础,父母的道德教育就可以顺 势利导,社会也会更加和谐。”戚博士微笑着说,“天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会让孩子本能地去做一些事情,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有经过父母和外 界环境不断强化的道德教育后,孩子才具有道德知识,继而具有道德情感。”
戚博士说:“孩子的观察能力很强,有一个妈妈告诉我,她没当妈妈之前,自己不是很喜欢小孩子,小孩子也 不喜欢她,每当她逗小孩,小孩都把脸扭过去。可是当她做了妈妈以后,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每次她抱起孩子,孩子们都很开心地对她笑。其实这个妈妈不知道, 她当了妈妈之后眼神里会流露出母爱,孩子们都会分辨出来的。所以就算孩子从小便有道德判断能力,也需要父母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进行切身的道德 教育。”
父母的后天教育仍很重要
“我认为,耶鲁大学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婴儿也有判断善与恶的能力,但还不足以说明人之初是 ‘善’还是‘恶’。因为判断善、恶与做善事、做恶事是不一样的,一个能分辨善恶的人做的事情也有善、恶之分。即便人类出生时真的已有道德感,仍需要父母们 后天进行持续的道德教育。”易莉对记者说道,“儿童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是有发展过程的,正如他们要逐步发展阅读和数学能力一样。因此,父母应当关注孩子 的道德观发展过程。我接触到一个案例:一对表兄弟,表弟很喜欢表哥,成天跟在表哥后面大声叫‘哥哥’,可是过了一会,表弟却拿着一个羽毛球拍去敲打表哥的 头。‘表弟’的行为是否表明他是个淘气、捣蛋的孩子呢?不一定的,其实他并不知道这个羽毛球拍打到‘表哥’头上会痛,他也许只认为这是在和‘表哥’玩耍而 已。这时候,家长需要告诉打人的孩子,他拍打‘表哥’的行为是不对的,因为‘表哥’的头会很痛。如果孩子还难以理解什么是‘痛’,父母可以拿球拍轻轻拍打 ‘表弟’的头,告诉他‘痛’是怎么回事。”
在发现了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时,家长应及时教导孩子区分道德和规则。如果宝宝违反了惯例性的规则, 只需要告诉他那是犯规行为,不要继续做就好了――没有必要说教。反之,假如违规行为涉及道德问题,父母就应当与宝宝谈谈,帮助他明白他的行为对于他人的权 利、公平等方面可能造成的影响。必须帮助宝宝改正错的、选择正确的行为。道德问题涉及正义、公平、权利等等概念,习惯则不然,它们通常只是一些普遍同意的 规则,不带有道德判断的性质。比如:回到家要换鞋、玩游戏要守规则等都只是行为规则,不含道德因素。
上页 | 下页